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渔婆文化发展模式研究调研报告

时间:2024-09-04 02:11:37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渔婆文化发展模式研究调研报告[本文共8198字]

摘要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渔业的带动促进作用日渐显著,人力与劳工配合流水线工作趋于没落。而在儋州“白马井码头”存在着一种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码头景观,从凌晨到夜晚,来来往往都是女性卸货装箱、讨价还价,她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渔婆。她们作为农村家庭的女性从事着男性的粗重体力劳动,用女性羸弱的双手和肩膀创造家庭和社会财富,他们身上蕴含着海南人民坚毅勤劳、精明能干的品格,同时也颠复着中国传统社会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

渔婆文化发展至今,已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出传统文明与现代之美,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白马井渔婆文化历史变迁,以推出系列承载渔婆精神的特色文创产品,探索渔婆生存现状、渔婆文化发展存在问题和留存发展模式,肩负起深度挖掘海南渔婆文化资源、弘扬渔婆文化精神的重任。

关键词:渔婆文化;白马井;乡村振兴;传承发展

目录

一、渔婆文化发展调查主题背景 1

二、渔婆文化发展调查内容 1

(一)了解渔婆文化 1

(二)探索渔婆文化的传承方式 2

(三)当地渔民对渔婆文化的关注情况、看法及传承态度 2

三、渔婆文化发展研究调查方法 2

(一)网络调查法 2

(二)文献分析法 2

(三)访谈调查法 3

3.1实地前期访谈考察 3

3.2后续的实地访谈考察 3

四、渔婆文化发展模式研究调查结果 3

(一)渔婆历史起源 3

1、前世起源 3

2、今生未来 3

(二) 渔婆劳作生活方式 4

(三) 民俗及传说 4

五、渔婆文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5

(一)渔婆分散经营,管理不当 5

(二)渔村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5

(三)渔婆实业遭遇外部因素影响 5

(四)渔婆文化尚未形成文化品牌 6

(五)劳动者素质偏低,服务水平不高 6

提升鱼婆文化知名度,通过文字,视频,网络等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增加产业收入,提升鱼婆文化体验度,同时加大知名度。打造鱼婆品牌,对销售的水产品进行鱼婆标签,同时对相关渔具,产品进行品牌标注,并生产一些手办,微缩的场景,把文化进行实体化转变,作为实体产品销售。

(六)创新渔婆民俗庆典

创新渔婆文化节庆,以渔婆文化为主题,重视开渔节和庆典开展,把开渔节办成一个真正的旅游大节和文化大节,重视做好旅游和文化文章,打造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更要着力体现节庆活动的群众性和参与性,把开渔节办成一个真正的渔婆与渔民的节日、群众的节日,激发渔民群众的积极性,激活节庆活动的内在生命力, 扩大节庆品牌的社会认同面。积极创新运作模式,强化时常化运作理念,把开渔节办成一个真正的市场化运作的节庆。三是繁荣渔婆民俗文化活动。 大力扶持保护民间的庆典娱乐等活动, 扶持舞龙、龙灯、 船灯、马灯、渔鼓、船鼓等民俗文艺队伍建设,不断丰富渔婆与渔民民俗文化活动。

(七)自上而下、由下而上,培养文化自觉

当前,渔婆文化在快节奏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开始出现与社会脱节及开发滞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传统渔文化的开发和管理处于政府管理薄弱及民众随意“划地盘”的僵局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城市现代生活方式或涌向城市;一些人执着于高科技、收效快的现代深海捕捞等,使得白马井年轻一代对渔民与渔婆浅海捕捞中蕴藏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甚或连基础的浅海作业及其中的信仰讲究都不理解;渔婆文化的呈现不是常态性的而是“应旅游者要求”才能看到;等等。要打破这个格局,关键在于:理顺政府管理与民众自发的关系,只有政府先行,做好政府决策、发展规划,树立教育理念,才能带领当地人民对渔婆文化存在的历史合理性及其意义、作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自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结合,渔婆文化自觉、自信才能真正形成。

七、总结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每一个坐落在海边的渔村在我国沿海地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其独特的风格,形成我国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白马井码头上的女人,彰显吃苦耐劳,顽强不懈,乐观向上的优秀品质,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传统人工有很多被取代,渔婆这一群体也受到科技发展的冲击,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平凡群体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气息。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结果,结合网络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就渔婆文化发展历史的背景、内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以及原因等角度进行论述,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出建议,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群“闯码头的女人”,感受渔婆文化发展过程中展现的传统文明与现代之美,让海南人民勤奋坚毅,吃苦能干的优良品质始终激励我们,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弘扬。

参考文献

[1] 王婷荣. 青岛传统渔村文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 王朝辉. 乡村振兴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能动性探索[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203-204.

[3] 白马井早鱼市一个属于“渔婆”的天地[N].天涯论坛

[4] 孙德汉.山东区域文化通览·青岛文化通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9

[5] 渔业经济转型对渔村妇女就业的影响研究——以上海市金山嘴渔村为例[J]. 韩兴勇,张丽.  中国渔业经济. 2014(02)

[6] 王婷荣. 青岛传统渔村文化研究——以青山渔村为案例[D]. 中国海洋大学, 2014.

[7] 张秋萍. 京族传统渔文化的调适危机与当代意义[N].中国民族报,2017.

[8] 付翠莲,陶松珠.舟山渔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对策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 2016

[9] 舟山群岛海洋渔俗文化产业研究[D]. 王樱菲.浙江海洋大学 2018

[10] 张曙. 立足地域特色,打造渔文化品牌[J].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2012(3):86-87.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渔婆文化发展模式研究调研报告[本文共819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