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即将结束,我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定期对年轻医生和规培医生进行讲座及全科政治学习,并同时予以考勤。树立全科工作人员医疗公益思想。讨论科室的建设与发展,凝聚人心,树立讲学习、讲团结、比贡献的良好科室氛围。继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始终把急救工作放在首位,简化应诊程序,保证“绿色通道”通畅,赢得第一抢救时间,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及护理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为病人提供饮用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等,在便民措施中增设饮水机、输液椅、配备坐式便盆、小被子、拐杖等,实施预约换药、预约输液治疗,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要求。全科人员主动出资、出力为困难大学生、贫困山区失学儿童、“三无”病人、110送来的伤病人等热心服务不计其数,不计任何报酬。在院领导的领导下,在三甲复评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评审期间,很多医生护士放弃双休日,主动加班,顺利完成评审工作,并获得医院的一致好评。收到患者送锦旗十面,感谢信八封。多名护士多次得到病人提名表扬,在护理部进行的季度病人满意度调查中,急诊片区干部保健病房全年各季度满意率调查分数均在99分以上,位列全院第一名。
二、人才队伍建设
1、积极参加院部、科研部、护理部举办的各种学习班。
2、科内业务培训:根据科室和护理部护理技能培训计划,结合急诊科实际情况及专科特点,制定理论、操作培训及考核计划,理论学习20项及考试1次,技能培训及考核18项。讲座情况见下表:
时间 | 内容 | 主讲人 | 参加人员 | 主持人 |
1月 | 外出学习汇报 | 陈美 | 片区护士 | 吴永清 |
2月 | 急诊科护患沟通技巧 | 苏小林 | ||
3月 |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防范 | 杨娅 | ||
4月 | 品管圈 | 陈美 | ||
5月 | Meta分析原理与实践 | 周静 | ||
微课设计、实践与应用;碎片化学习方式 | 李涛、罗公印、陈素贞 | |||
6月 | 如何做好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控制 | 龙盛双 | ||
7月 | MOOC学习汇报 | 罗公印、罗丹、李烨炜、陈素贞 | ||
8月 | 血液气体分析与酸碱平衡测定 | 高飞 | ||
9月 | 高级生命支持 | 蒋德玉 | ||
10月 |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 魏其梅 | ||
11月 | 常见急危重症的快速识别与处理 | 吴永清 | ||
12月 | 外出学习汇报 | 王小鹏 陈格 罗君 |
3、外出学习:为了更好的学习急危重症先进的抢救技术及理念,了解国内外急危重症研究新进展,先后派出外出学术交流18人次,院外专科护士培训1人,院内进修1人,学习回来后,在片区内进行知识传播,把先进的知识和理念与大家一起分享,推动急危重症学科向前发展。
4、学历提升情况:2人在读博士,护士1人完成硕士学历,3人完成本科学历,5人本科在读。
三、专科服务能力
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断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考核标准等,顺利完成了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1、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按照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不定期抽查各病区护理质量1~2次,对上月存在问题进行追踪督查,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各项护理指标,全年各项护理检查合格。
2、组织疑难病例讨论20次、业务学习12次20学时、护理不良事件讨论和分享4次、业务查房12次、教学查房12次,强调护理安全和预见性护理评估,着重保障患者安全。
3、按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版)”的要求,切实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认真做好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不怕脏、不怕累,为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翻身、擦浴、按摩、洗头、修剪指甲等,得到患者的好评。
4、深入开展“品管圈”活动,在护理部组织的5.12“品管圈”竞赛活动中,荣获集体三等奖二项、最佳创意奖一项。
5、急诊科全年工作量见下表:
科室 | 就诊人次 | 清创人次 | 急诊手术 | 留观人次 | 抢救人次 |
院前急救 | 2786(呼救) | / | / | / | / |
2230(出车) | / | / | / | / | |
1526(接送患者) | / | / | / | / | |
急诊抢救室 | 154378 | 1391 | 10350 | ||
急诊一病区 | 14307 (住院人次) | / | / | / | |
急诊二病区 | 10254(住院人次) | ||||
EICU | 2726(住院人次) | ||||
干部保健 | 325(住院人次) | ||||
急诊观察室 | / | / | / | 25752 | |
输液室 | 28974(输液人次) | / | / | / | / |
6、全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16起,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讨论、演练、原因分析等,起到了警钟长鸣、强化护理安全的作用。
四、辐射带动作用
1、接收贵州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16人次,贵州省重症专科护士培训13人次,院外进修护士27人次,院内进修护士4人次。
2、习水县中医院讲座1次。
3、到大方、德江、思南、凤冈县人民医院进行帮扶指导半年到1年。
4、到石阡县人民医院指导急诊科的布局和设施4天。
5、对我院检验系学生进行了1次心肺复苏培训。
五、教学、科研
1、教学: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教学工作,承担不同层次专业学生的临床带教、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急救技术以及沟通、应急等方面的能力,完成学院本科理论教学86学时,实验教学328学时,贵州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理论授课10学时。率先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开展“微课”试讲及竞赛活动。荣获护理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一项。临床实习带教见下表:
科室 | 人数 | 科室小讲座次数 | 病例讨论 | 出科理论考试次数 | 平均成绩 |
急抢 | 130 | 49 | / | 19 | 84 |
科室 | 人数 | 科室小讲座次数 | 教学查房 | 出科理论考试次数 | 平均成绩 |
急病 | 136 | 54 | 61 | 18 | 88.4 |
急观 | 59 | 52 | 52 | 19 | 87.6 |
2、科研:获得省级科研课题一项,专利三项,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1篇。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由于危重病人数量增加,病房床位紧张,致使院前的许多危重病人呼叫而不能出诊,或出诊接回后而不能住院治疗,急危重病人的“绿色通道”不畅,造成危重病人滞留在急诊科,家属又不愿意转院,存在医疗隐患。
2、急诊病人病情危重,病人及家属情绪容易激动,急诊医务人员发生暴力事件的风险大,今年医务人员被患者及家属殴打事件3起。
3、白天正常上班时间,急诊CT对急诊病人与平诊病人交替做检查(做1个急诊病人、做1个平诊病人),急诊病人不能及时完成检查,有时需要等待1~2小时,急诊病人在放射科等待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
4、急诊留观室的医疗文件未进行信息化管理,留观病历、医嘱等均为人工手写。
5、急诊观察室处于老楼的一层,是整个老楼的通道,环境嘈杂,院外上卫生间、打水等闲杂人员多,医疗资源被占用,给病人的治疗休息造成影响。
以上问题希望得到领导重视并协助解决。
6、护士人力结构欠合理,目前3年以下护士占护士总人数的54.7%。护理人员年轻化,危重病人多等均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培养护士主动学习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护理规范、核心制度、重点环节的培训、督查工作。加强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专科护理水平。
7、病房陪护管理实施困难
(1)急救创伤病房处于第三住院部7楼,尽管医院实施陪护卡制度,但陪护进出通道众多,没有陪护卡家属任然可以自行上病房;(2)急诊病房一病区处于老住院部2楼,地理位置的特殊。两个病区举全科医护人员之力,陪护管理虽有成效,但实施困难。特别是夜间租陪护床多的现象,给病房临床工作带来很大隐患。
建议:从院级层面加强陪护及陪护床的管理。
8.急诊病房一病区由于病人危重,病情变化快,上呼吸机、进行血液灌流等抢救措施多,在该区设立了5张床位的抢救室,专门收治病情危重、多科协调无法收治住院、需要监护或呼吸机等抢救治疗的危重病人,而老住院部没有中心供氧和中心负压供应,使用氧气瓶频繁,夜间抽血等处置多,科室现有护工人员不足,无法安排护工进行夜间值班,给临床护士带来诸多不便,临床护理工作存在隐患。
建议:增加护工人数,安排合适的护工上岗,解决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及送标本等问题。
9、2018年10月急救创伤病房成立,在发展的路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在多发伤和危及病人生命安全的单发伤的治疗上有所突破,我们将更加规范危急重病人的诊治,确保病人的绿色通道,为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七、明年工作安排
1、对医疗质量管理紧抓不懈,并持续改进,树立公益,规范,预防为主的行医宗旨。
2、积极培训各级医务人员,使我科医疗技术水平跨上新台阶。
3、建立创伤病房,简化急诊流程,真正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充分调动全科每个同志的积极性,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使科内经济收入更上一层楼。
5、鼓励科内同志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
6、继续派人出去进修学习.
7、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预案,以便能更加有效应对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