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桂花雨教案(精选多篇)

时间:2024-07-25 00:09:19
桂花雨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9175字]

第一篇:四年级桂花雨教案

12.桂花雨

教学目标:

1. 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 重点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 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出示诗句:

嫦娥云裳舞月疆,不羡神仙慕鸳鸯。倚栏却闻别来味,原是桂花万里香。--《桂花》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杨万里《丛桂》 问:以上诗句都是写什么?

2.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这篇文章,看看她笔下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

3.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强调读音字形:

即时 沉浸 糕饼 笨笨拙拙口占一绝(不打草稿,随口说出一首绝句)多音字:云脚长.zhang毛 ,另有读音chang,长短

和.huo(四声)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lu

和huo(四声):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另有he二声/hu/huo二声/he四声。 轻声读音:新鲜 吩咐 ..

区分:拣捡

我从地上 __ 起一块石头。(拾起)

我从石头中 __ 出一块中国石。(挑选)

让学生说说写“拣”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2. 齐读、赛读。

三、初读课文

1. 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时正音,读通顺课文。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桂花树的具体段落。(第一自然段)

四、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回答问题:作者喜欢的桂花树是什么样子的?

(2)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采用比较手法,突出桂花树的与众不同。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课文找出描写“摇桂花”的具体段落(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摇花乐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什么顺序:开始——过程——结束)

前——时——后

有什么好处?可以让读者清楚地明白写的是什么,条理清晰

引申:在作文时,按此顺序,按照故事的发展情节展开写作,显得很有条理

(2)摇花前(板书)

? 读描写“摇花前”部分的课文,找出描写“我”盼望摇桂花时心情迫切的句子。 ? “我”是怎样催促母亲摇桂花的?(“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

“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

?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理解“缠”,反复读,体会我当时缠着母亲摇桂花的迫切心情。 作者老是缠着母亲摇桂花,但是母亲却不答应,这是为什么呢?(母亲说:“还早呢,

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3)摇桂花

? 母亲终于答应摇桂花啦!找出描写摇桂花时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我”的心情怎样?? 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乐) 再读,考虑“我”是怎样摇的?(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

树使劲地摇。)(板书:摇桂花) .

?

? 找出描写摇桂花的动词,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 抓住这些东动作进行细节描写,表达了自己摇桂花时欢乐的心情。 看着桂花纷纷落下,“我”又有怎样的感受?读课文。

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是真的下雨吗?不是真的雨,那是什么雨?(桂花雨,点题)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桂花雨”落到我身上时的情景及我的感受。

(5)摇花后

桂花摇下来了,全家人的都有怎样不同的表现?读课文找出写摇落桂花后家人表现的句子。 ? 母亲——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 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

(回忆意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父亲把所有的快乐都写在了诗中,反复读,体会家人的快乐。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引导学生讨论桂花摇落以后,全家人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文,学生说一说。(晒桂花——藏桂花——食桂花)

(3)指导朗读,体会人和年丰的情景,体会桂花给家乡人带来的欢乐。

“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里”,桂花只开一季,可为什么整个村庄全年都沉浸在桂..

花香里?(“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喝的茶种有桂花香,吃的糕饼中有桂花香,所以全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写“摇”桂花的时间及其原因的句子。生(指名):“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

(2)“桂花香”

生: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

哪个词和哪个字能表现桂花香? (香飘十里 浸)

师:我们一般说什么的时候用浸?生:水,液体的东西

师:对呀,一般是物体浸在水中液体中,因为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桂花的香气看得见摸得着吗? 生:不能。

师:对呀,不能。那现在这里用一个“浸”字呢?生:感觉像泡在香水中。

师:好,那“浸”字的效果就是什么呢?生: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桂花香气具体化、形象化,使香气变得可见可触。

指导朗读,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从“香飘十里”、 “浸”等词语中感受桂花的新鲜、香味的迷人。

5、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几十年过去了,摇桂花的乐趣还深深地铭刻在“我”和家人的心里,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指名朗读)

(2)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这说明了什么?(作者的思乡情/依然对家乡念念不忘)(板书:思乡情)

(3)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呢?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外地的 ……此处隐藏5170个字……。(乐)这个香中还有一种感情,就是乐,你能把这种“乐”给读出来吗?生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你也喊一下。一起来。那就是桂花雨,直接写出桂花的香、乐。

(3)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及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这里写出了桂花的香、甜,美,还有乐。)她把桂花的香、乐、美、甜都……写在了一首诗中。指名读—齐读

父亲口占一绝,什么叫“口占一绝”?(口头编的诗)不能说编,应该说??(吟)他是即兴的,随口一说就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用诗来讲花之香,乡之情。

(4)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怎么写出桂花香里的?哪个词?(香飘十里)夸张的手法。还有吗?“没有不”是个双重否定。(浸,板书)读下这个字。一般花香是用鼻子闻到的,一般我们说香是飘的。桂花香看得见吗?摸得着吗?看看这个“浸”是什么旁(三点水)原来是什么意思?(浸在水里)一个人浸在水里,看得见吗?摸得着吗?那为什么这里要用“浸”在桂花香中?这里让人感觉桂花的香浓,浓得像水一样,好像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了。感觉是相通的,所以这种写法叫“通感”。(桂花特别特别的香,村里的人都能闻得到,所以用“浸在”。)整个村子都被香气包围着,(迷住了)(笼罩住了)笼罩还是外在的,这里桂花香已经到了人们的心里。把它读好。指名读—范读—齐读

(5)摇桂花,我们闻到的是桂花的(香),摇桂花的(乐),体会到的是它的(甜)。还记得父亲吟的那首诗么?齐读。

4.读这篇散文从香中我们要体会到隐藏在里面丰富的感情,这叫会读文章。作者除了写小时摇桂花时写出了感情以外,课文的第一、五、六自然段也写了桂花的香。这三个自然段表达的桂花香的感情又是不一样的。透过这个香来体会作者的感情,自己读一读。

5.交流

(1)第一自然段。注意句子中直接表达的词语,“最”,圈起来。喜欢它什么?接下去。桂花树好看么?哪个词?(笨笨拙拙)但“知识满树茂密的叶子”好看吗?(不好看)藏在绿叶丛中好看吗?(不好看)什么花长得大,好看?(牡丹、菊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但

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为什么桂花那么多不好看,还要写?(为了突出香)就是为了突出最后一句。这叫什么?衬托。(板书)

这里主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

(2)第五自然段。

这里有两个字,“外地”(板书)。琦君和她母亲原先住在浙江温州的瞿溪,家里有个大院子,种满了金桂。他们全家迁往杭州,离开他们的老家再也没回来过。

杭州有个地方,叫“满觉垅”,那里种满了桂花,真的是香飘十里。杭州有两样东西最香,一样是满觉垅的桂花,还有一样是龙井的茶。但是母亲说的,难道杭州满觉垅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吗?他比的是什么?是香味么?(是感情)不是香味的浓与淡,而是感情的深于浅。这感情来自于哪里?(家乡的桂花是他们亲手种的;这里蕴涵了喜爱家乡的情感;美好生活的回忆)

那种浓浓的感情叫什么情?(乡情,板书)在母亲看来,她的家乡是最美的,她对家乡的感情是最深的。不管外面的桂花怎么样,但家乡的桂花最香。谁把第五自然段读一读?一起读。

(3)齐读第六小节。作者在台湾闻到桂花香,可能会想起什么?作者写这句话时,是在台湾,远离自己故乡整整30几年。对家乡的浓浓的感情这时变成了浓浓的“愁”(板书“愁”),这种感情叫“乡愁”。

最后一句它是这样写的,想起了桂花,你猜她当时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所以她写下了这篇文章,叫……(桂花雨)

四、写话练习

1.课文中写母亲表达自己感情时说到,(板书)桂花还是故乡的香。齐读。

如果有朝一日,你会怎么表达自己的乡情呢?就像母亲的这句话:桂花还是故乡的香。你能不能再写另外的句子:还是故乡的;还是故乡的。来表达对故乡的

思念。表达对家乡的思乡之情时会想到家乡的哪些事物来触动自己的情怀的?请每个同学来写几个这样的句子。

2.请若干学生上台写

3.指读,讲评

(1)糕点还是故乡的甜。

(2)辣椒还是故乡的甜辣

(3)鱼还是故乡的鲜虾还是故乡的肥

“鲜”和“肥”换一下

(4)茶还是故乡的浓

(5)酒还是故乡的浓

“浓”字已经用过了,改成哪个字更好?(醇)

(6)山还是故乡的青(秀)

(7)人还是故乡的亲

4.把这些句子连起来读。

5.连起来就像一首小诗。这首诗可以取一个什么名字?(我的家乡、故乡情、思乡情、乡愁)

6.桂花雨,作者要表达的是淡淡的乡情,她要表达的是淡淡的乡愁。

7. 让这阵阵桂花雨留在大家心底,也让这淡淡的乡愁留在大家心底。记住这散文题目??桂花雨

第五篇:《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教学反思

今天,我完成了正式上岗以来在张和祥小学的第一节公开课,作为新教师,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以后在语文教学的摸索过程中逐渐完善。

首先,在公开课基本常规方面,手持教案上课,这是不允许的。教案上的基本流程应该烂熟于心,避免对着教案上课,影响教学效果。

再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其实,我在备课时,就已经用自己预设的“师”和“生”的对话将自己框死。那么在上课过程中,规规整整地按照预设好的一切进行,将学生的思维也禁锢起来,导致,原本很优美的一篇文章,甚至课堂结尾时学生都没有真正感受到花雨美、摇花乐和童年的快乐,更没有产生学生与读者之间的共鸣,师生互动效果受到影响。选读课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学习。我可以事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进行方法的迁移,自读自悟,可以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着手将学生做批注写体会的学习习惯培养起来,好习惯终身收益。

紧接着,在教材的处理方面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桂花雨》这是一片选读课文,选读课文有它自身的特点,那么就要从课文特点出发设计教学,利用好课文前的导读直奔重点,不能泛泛而谈,什么都涉及一点,什么都不舍得抛弃,导致教学内容过于繁复而引起的重点不明确、时间过于紧张,另外重点句子学生体会理解不够,不透彻,放佛将浮在表层的东西捡起来,沉在底下的实质性的东西并未涉及。

最后,在学生方面,我考虑不周全。我并没有按照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的高度定的有偏颇,要因“生”施教,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所收获,收获收益终身的东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意在语文教学道路上把每一步都扎稳,及时反思,认真思考,特别在备课方面多下点功夫,向前辈学习,尽力把每一堂语文课上得有效,让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

《桂花雨教案(精选多篇)[本文共917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