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班级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思维

时间:2024-07-27 12:21:11
班级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思维[本文共3297字]


班级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思维

                       

内容摘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既能体现教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又将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通过对班级德育工作的反思,力求在德育的理念、内涵、形式等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班级德育   创新思维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许多中小学管理理念都提到“以德立校”。众所周知,品德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工作;如果没有德育,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但问题在于,德育工作做到今天,我们总感到班级德育工作的时效性不能令人满意。由此,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班级德育工作的得失成败,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 对班级德育工作的反思

(一)德育理念的传统化

传统德育过分强调教育人的政治功能,一提起德育便想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想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想到思想政治教育,似乎这是德育的全部内内涵,掌握了这些内容,德育就已完成它的使命,德育工作就做好了。

诚然,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学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政治任务的前提。但如果把德育当成了简单的政治任务,课上所讲的道理与学生思想实际相隔太远,就会失去号召力,缺少亲和力,没有感染力,不能形成影响力。所以,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既能体现教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又把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与时俱进,积极地去探索顺应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体现社会化、人文化特点的内容、方法和载体,做到班级德育工作以人为本,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为本。

(二)班级德育制度的偏激化

就制度本身而言,不过是某个人群共同体为着自己的预期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或思想导向的方法和措施。说到底,制度只是管理的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可以说,班级的德育工作是为培养“四有”新人而团结、凝聚师生群体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目标,就有管理,有管理就需要制度建设。因此,合理有效地建设班级各项德育工作制度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的产生是不少班级偏执于单纯的“制度完善”,从“规章”到“条例”逐条细化并趋于极端的量化,这就使得制度的工具性功能被无限夸大,而毫不考虑被规范者的心理认同及情感接受;制度制定者——班级德育工作者们似乎还将自己的管理思维停留在已被时代批判的、过时的“经济人”假设上,总是把受教育者当成被管理者放在被动的位置,一厢情愿地维护着制度的完美与尊严。殊不知,在这种善意的教育控制下,学生表面看去顺从或沉默,但学生实际内心抵触、不满,教师也无法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班级德育必须改变这种表面平静而内心汹涌的状况。

(三)德育工作的形式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形式都是因其内容而存在的,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内容。就班级德育工作与班级文化建设而言,二者是一个有机体的两个组成部分,德育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形式。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班级德育主张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结合得并不是十分的默契,甚至于各行其是。例如为迎接上级检查,各班响应学校的号召都大搞文化建设,制展板、贴标语、办板报、做宣传、树立模范班级等,活动搞得热闹纷呈,与之配套的“知识竞赛”、“征文演讲”等“运动”也是热火朝天,在如此突击式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背后,到底是班级德育工作主张的能量聚变呢?还是其主张在盲目动因下的衰变?

班级作为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如何促使德育功能更有效地实现,已成为德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人认为,要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必须进行德育创新。社会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要求德育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包括培育、发展符合现代要求的德性因素和抑制克服不符合现代化要求德性因素。今天德育创新的目的就是培养人的现代化德性。只有进行德育创新才能应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挑战,包括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

二、班级德育工作必须创新

如上所述,班级德育工作必须在德育的理念、内涵、形式等方面

力求创新。

    德育创新目的是为了增强德育的时效性,使受教育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愉快地接受教育,从而得以情感的陶冶,理性的升华。

(一)抓小事、育大德,寓德育于细微处

对于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德育工作中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既要突出主导性内容,实事求是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更要抓紧学校各项基础性文明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寓德育于师生情理交互过程中

在班级德育工作中,教师要满怀爱心,讲究民主平等的作风和适度的宽容,对待学生尤其弱势群体学生,认同并尊重他们,给他们一抹微笑,一个点头,一声招呼,同时改善交流方式,同他们平等对话,疏通其情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理解和认识自己,自觉克服缺点,培养其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三)寓德育于良好的育人氛围中

班级不是室外桃园,学生的行为品德极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班级受到周围环境的良好熏陶,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实践。为此,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美化家庭育人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对学生的道德熏陶作用。

(四) 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其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对其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德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体现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践行将德育知识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并逐步形成其人格力量。

二、 对班级德育工作创新的几点实施意见

班级德育工作创新要体现时代感,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坚持与时俱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内课外统一的原则;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师、班主任、教职工齐抓共管的原则。本人认为,创新实施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好教学课程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政治课教师要对《思想品德》课不断进行改革,使《思想品德》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融入教学中;要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参观、演讲、讨论等自主性学习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我养成的主动性。

除《思想品德》课外,《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各门课程教学也要结合自身特点,本着有机渗透的原则,挖掘各课程教学内容中固有的德育资源,通过各个环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兴趣小组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注意根据所负责小组的活动特点,通过讲解、资料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灵活机动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活动与培育能力、育人紧密地结合起来。

(三)利用主题班会进行班级德育教育

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会,对学生进行班级德育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主题内容一定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如 《拥抱亲情》《好习惯是成功的保证》《人,最重要的美德是什么》《我的理想确定了吗》等,形式可以是辩论、可以是主题发言、可以是家长、学生、老师的三方对话等。总之,要生动活泼,要从学生易于接受的层面去设计开展。

(四)利用校内外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3月份开展学习雷锋月活动,4月清明节扫墓活动;模拟长征活动,为灾区、贫困地区捐款、开展手拉手活动等。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教育。

(五)利用黑板报、橱窗等园地进行德育教育

黑板报、橱窗既是学生展示书法、绘画、设计、审美能力的阵地,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园地。充分创造性的利用这些地方对学生进行有趣、有效的德育教育。

(六)调动各种教育力量参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请法官作法制教育;请交通警察作交通安全教育;利用家长学

校让家长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一员;让宿舍管理员、食堂管理员甚至门卫师傅也参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形成一个德育教育网络。

    总之,让班级德育工作不再只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不再只是班主任的事,不再只是口头的空洞枯燥的说教,而是千方百计让德育教育“活”起来,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要努力使班级德育工作成为学校工作中最有特色和成效的方面,让班级德育成为万紫千红的素质教育大花园中最为夺目的花朵。 

《班级德育工作需要创新思维[本文共329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