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幼儿教师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时间:2025-01-27 07:26:57
幼儿教师经验交流(精选多篇)[本文共11609字]

第一篇: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麻镇中心幼儿园经验交流材料

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分析

目前,由于受初高中升学压力影响和家长“望子成龙”的超前需求,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是指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取代幼儿园教育方式的做法。这种不良倾向性,导致幼儿教育脱轨、错位,使得幼儿教育走向偏颇,因而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这种现象尤其在农村表现的尤为重要。

而幼儿园体现的是“保教并重”,小学则以“教学为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处处体现“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的思想,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个性、意志品质的培养,有效地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小学则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向学生提出一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通过上课提问、批改作业、考试等形式来检查、督促、巩固学生的学习,并初步引领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特点

1、小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小班开始学习拼音、写字、算术、珠脑算,更有甚者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2、很多幼儿园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

3、幼儿园进行多种考试竞赛,有的幼儿园进行一年级的考试,并将次成绩作为宣传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标准。

4、课堂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

5、小学化的教辅材料进入幼儿园

6、幼儿背书包上学,课桌与小学一样摆放,学前班和大班的桌椅占满活动室,没有活动区。

7、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幼儿园的评价停留在写多少字、学多少加减法上。

8、小学有入学考试,将一年级的内容作为入学考试的内容。 那过渡的“小学化”会对幼儿造成哪些危害呢?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害于幼儿的身体发育。

幼儿时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如果长时间让幼儿集中精力握笔书写,会影响幼儿手部肌肉的发育和大脑的发育。同时会造成握笔姿势不正确,日后难以纠正。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不良症状产生,影响幼儿以后身体成长。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害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许多幼儿园为了应对小学招生考试,满足家长的要求,过早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这种做法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幼儿过早失去欢乐的童年,过重的课程使他们产生厌倦、疲惫、畏惧、苦恼的情感,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

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4.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学习。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把小学一年级课程提前学完,这样入学时首先领先,不用费力就能取得好成绩,在学习上显得格外轻松。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懒惰、不动脑、不思考,只会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这种不良习

惯的养成很难改掉,当他们把超前学习的那点“垫底”知识用完时,面对新的知识就越来越不适应,结果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跟不上的情况也随之产生。

因此,幼儿园提前开设小学课程,从表面上看是向小学靠近,多学一点,学深一点,让幼儿早起步、赢在起跑线上。实际上,这种急功近利、顾此失彼的做法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几点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从根本上理解幼儿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在不忽视幼儿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培养。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幼儿不背书包、不提前进行书写和运算、不学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不做家庭作业。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鼓励孩子的个性化发展,抛弃“家长的需要就是孩子的需要,知识学得越多越好,技能也是越多越好”的错误认识,尊重孩子自身的独特特点;在家庭中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幼儿园”——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快乐成长、游戏的一个乐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地方,而不是教育机器流水线上的牺牲品。希望我们的家长可以积极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断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2014-11-27

第二篇:先进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先进幼儿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在一部份人眼里也许会觉得幼儿老师没那么特别,一天就是陪孩子们玩玩,这也是我以前的想法。但是自从我当了幼儿教师后,给一群“小不点”当老师,开始觉得既新鲜又好玩,心想对付那些乳臭未干的小不点,能难那儿去。可我满怀热心地来到他们中间、才发觉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这些小家伙经常给我出难题。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子毫不客气地把眼泪鼻涕擦在我的衣服上,有上厕所拉大便不会擦屁股的,于是我手毛脚乱地给他清理……原本以为轻松快乐的工作和豪情壮志,已被打磨得所剩无己了。有时我常常困惑:这难道就是我的事业?

后来,在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在领导和其她同事的帮助下,我认识到:从事幼儿工作的老师们真的是我们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位老师,是像天使样的老师。她们给了孩子快乐的幼儿时期,给他们真善美最初的认识。在幼儿园老师每天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着孩子们稚嫩的心田,一直以孩子们为伴,以孩子们为友。老师们在这份充满欢乐与温暖的乐园播撒爱,她们在这里充当了不同角色,有时候老师是宇宙超级无敌孩子王,陪他们玩耍;有时候是主持人,因为整天为上课想游戏和花招;有时候是演员,经常扮演各种故事中的角色;有时是清洁工,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清扫;有时又是工人,搬东西、上梯架、搞修理……只因为幼儿园没有男教师; 有时候是孩子的保姆,因为孩子的吃喝拉撒都由教师掌管;有时候是艺术家,因为整天写黑板、布置教室、环境创设;有时候是教育家,因为整天研究怎样把幼儿不懂的告诉他、做错的事情怎样教育他;有时候是设计师,因为整天要做手工,不停的折剪,贴。所以说幼儿老师是一个让自己身心疲惫却又快乐的天使。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小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小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这阶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 ……此处隐藏7002个字……是何等的辛苦?他们会有收获吗?

对比以往组织过的测量活动,我们首选的工具便是尺子。我们总认为既然是测量,就应该力求准确,尺子是当仁不让的,况且黑板、门窗那么大的物体,不用尺量用什么呢?因此,我们往往不会去考虑孩子的心情。其实,看看孩子们辛苦的模样,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孩子其实并不乐意使用尺子,原因很简单:首先,过长的尺子孩子用起来吃力,太短的尺子记数时太麻烦;其次,大部分孩子都不认识尺子上的刻度标记,使用它时很多孩子会在无形中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感到一些紧张,虽然这不会过多的表现在他们脸上,可仔细回想会发现,孩子在活动中只是一名工作者,他们并不是十分快乐;再则,孩子们由于辛苦,不快乐,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数学活动的误解,认为数学活动一点儿也不好玩,很枯燥,久而久之他们便对数学活动不感兴趣。即使是我们在后来的一些活动中采用毛线来替代尺子,可毛线的局限性、不稳定因素过多,也会使孩子无法得到相对准确的答案,而在活动中出现无所适从的状态。这也是我常感到孩子在数学活动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分神,相对其他活动难于组织的一些原因之一吧。

3、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探究是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

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部分,在数学活动中贯穿科学的精神是很有必要的。科学探究要引导孩子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以往的数学活动往往忽视了这一点。数学的逻辑性强,对形象思维为主的孩子来说,要掌握好它是很难的。过去,我们往往会选择填鸭式的教,目的是想通过孩子机械记忆好的特点来弥补抽象思维的不足,并且片面地认为孩子记住了,就是学会了,至于孩子在活动中有无自由探索的空间并不重要。教师也往往不会刻意去设计一个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环节。其实孩子学习数学的目的与成人学习数学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成人学习数学在乎如何更好地通过捷径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孩子学习数学的目的却是为了培养他们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在《测量我的鞋子》的活动中,教师虽然示范了一种测量的方法,却并没有要求孩子模仿,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继续对鞋子进行测量,并说出这些测量的方法,然后设计一份统计表进行记录。不难看出,这既是教师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支持、鼓励了孩子大胆探索行为的具体表现。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测量——教师给了孩子探究的空间,尊重了孩子的想法,虽然教师之前有测量的示范,可老师并没有因此把自己的做法强加给孩子,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同时给了他们自由的探索空间。让孩子设计统计表,并进行记录——对于这样的过程,我认为并不是每一次的数学活动都适合采用,但如果能如案例中那样安排得恰如其分,却也能在培养孩子归纳总结能力的同时,对他们提出挑战,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因为在设计统计表的过程中,孩子大部分会对表格的表述形式有不解,因此他们会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孩子会选择寻求老师的帮助;有的孩子则会相互协商解决;能力更强的孩子则会通过反复地思考后,解决问题。不管孩子用的何种方式,教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同时也较好地构筑了一种师幼互动对话、共同构建的平台。

对比以往组织的活动,在测量方法上,我们往往会很早的就将我们认为正确地测量方法传授给孩子,然后再让他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对各种物体进行测量,整个活动其实就是在一种机械的重复中完成的,孩子没有任何过多自己的想法,完全就是依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活动结束时,得到的也仅仅是学会了一种测量方法而已。或者我们也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总会不由自主的更多关注那些与老师用了相同方法的孩子,打心眼里认为这样才是真正学得好的孩子,无形中就在评价上有着或多或少的先入为主的偏袒性,而忽视了对孩子想法的尊重。这样一来,是以孩子为本位还是以教师为本位的学习,就显然有些本末倒置了。

4、突出主线,有机整合,让数学更贴近生活,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

生活中的事物是瞬息多变的,也绝非单一存在的。生活中的问题也常常因此而产生,孩子的数学活动亦是如此。因为数学活动的逻辑性,许多孩子无法很好的对它理解,而它特有的性质,常常会让我们组织起来显得有些乏味而枯燥。回顾以往,设计活动总把自己局限在某一个点上,用一些机械的模式让孩子反复强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自然特点。孩子喜欢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学习,喜欢灵活多变的活动内容,吸引他们的是他们能理解、有趣的知识。

《测量我的鞋子》虽然以测量为主线,却巧妙地整合了语言、美术、统计的内容。这些内容的恰到好处的相互穿插、渗透,让测量活动变得更生活化、趣味化。让孩子描鞋底,看似是便于让孩子对自己的鞋进行测量,其实,它要求孩子能手眼一致的进行描画;让孩子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在尊重孩子的同时,也是对孩子语言的一种锻炼,因为它让孩子懂得,要让别人能听懂并认同自己的观点、方法,就必须清晰、有序、完整地表达;让孩子设计统计表,测量中熔入统计,突破了我们以往对数学活动组织的惯有模式,同时更体现了生活化的宗旨。我们之所以会感觉以往刻意分离出来的数学活动有些单调乏味,是因为生活的知识原本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各个领域原本就相互牵连、相互渗透,完全独立的学是不存在的。违背了自然也就违背了生活,对于孩子来说也就失去了乐趣和吸引力。

三、活动后的思考

对于测量鞋子这样一个活动,的确很生活化,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可仅仅靠这么一次活动,肯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对于“测量”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那么在以后的巩固复习活动中,如何同样适合的选材,才能更好的让孩子理解测量的含义、掌握测量的方法呢?我们是否能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孩子们也测测自己的书本、量量自己的身高、比比自己的鞋子和爸爸妈妈的有多大的差别。

同样的,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还有很多,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孩子们喜欢的食品,设计分类、统计的相关活动;引导孩子们用分组结伴的形式,让他们理解数的分解与组成;启发他们用描述生活中事件的方法,学习编写应用题……只要教师善于发现,乐意思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数学教育的契机,设计出更精彩的活动方案。

教育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凭借一时的兴趣和冲动;教育更需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人的感慨往往能激发一时的激情与行为,热情过后,一切开始趋于平淡。作为教师,我们的教育行为不能这样,我们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进取,不断地深入,才能获得不断地提升,否则只会停留在原地;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善于发现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善于思考,把自己的发现溶入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视觉看问题。“挖掘生活,发现数学”的同时,更多的做到“挖掘生活,发现教育!”(作者:杨薇 长沙市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参考资料: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2014 .

[2]《幼儿教育》教师版 . 2014 .

[3]张俊 . 幼儿园科学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4 .

[4]林嘉绥 李丹玲 .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4

《幼儿教师经验交流(精选多篇)[本文共1160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